微信号公众号
全国诊疗热线:18201366978
首页 > 健康讲堂 > 胡霞医生谈小儿马蹄内翻足的诊断与治疗
胡霞医生谈小儿马蹄内翻足的诊断与治疗

马蹄内翻足是小儿脑瘫症状中的一种,它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,因此,家长们在平时要尽量选择合适的鞋子来缓解孩子疾病的发展,并积极配合专业治疗,如果不接受治疗轻者影响生活,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无法生活自理,那么,到底什么是马蹄内翻足呢?导致孩子马蹄内翻足的原因是什么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
 
  

  一、什么是马蹄内翻足?

  马蹄足内翻即足内翻呈马蹄状,主要分为先天畸形和后天性内翻两种,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。马蹄内翻足的形成主要由于足部肌力不平衡所致,肌肉的不平衡久之形成骨关节畸形,在畸形的基础上负重造成畸形更加严重。

  二、马蹄内翻足的病因是什么呢?

  1.先天性马蹄内翻畸形

  病因迄今不清,多数学者认为该畸形为胚胎发育早期受内、外因素的影响导致发育异常或肌肉发育不平衡所致。也可能与胎儿足在母体子宫内位置不正有关。

  2.踝部内翻损伤

  由于间接或直接暴力引起的后踝骨折、距骨脱位或踝部扭伤而引起的踝部特殊体位。

  三、马蹄内翻足的分型和临床表现有哪些?

  1.分型

  ①瘦长型(松弛型)足外形瘦小,畸形较轻,易于用手法将足置于中立位,小腿周径与健侧相似。非手术治疗效果佳。

  ②短肥型(僵硬型)足肥而短,足跟小,畸形严重,小腿周径较健侧为细,畸形不易用手法扳正,常需辅以手术治疗。

  2.临床表现:

  ①下垂,后跟向上,足外侧缘着地及足底向后,形似高尔夫球棒,故本病又称球棒足。由于上述现象而呈足跟内翻、足前部内收,距骨头在背侧及外侧隆起。②X线表现:正位X线片示距跟角(距骨轴与跟骨轴的相交角)<30°。距骨纵轴与跖骨纵轴的相交角为0°~20°。综合上述两角度测量结果对诊断有一定帮助。侧位X线片示距骨纵轴与跟骨跖面切线所成相交角<30°,否则有足下垂。

  四、如何诊断马蹄内翻足?

  1、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跖屈内翻畸形。

  2、足前部内收内翻,距骨跖屈,跟骨跖屈内翻,跟腱、跖筋膜挛缩;前足变宽,足跟变窄盛,足弓高,足外缘凸起;外踝偏前突出,内踝偏后且不明显。

  3、站立时足外缘负重,严重时足背外侧负重,负重区产生滑囊及胼胝。

  4、单侧畸形,走路跛行;双侧畸形,走路摇摆。

  5、X线摄片显示距骨与第一跖骨纵轴和跟骨与第4、5跖骨纵轴不平行而形成夹角;距骨与跟骨纵轴夹角小于30°(正常为30°~35°)。

  五、马蹄内翻足如何治疗?

  手术治疗的方法针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可大致分为两类:

  潘塞缇疗法石膏疗法:2-4个月的患儿,会采用潘塞缇疗法,这种疗法主要是针对于先天性马蹄足内翻的一种治疗方案,步骤大体可分为三步,第一步会让患儿进行5-7个石膏期,第二步,对患者实行皮跟腱切断术,第三步需要患者穿戴矫正鞋至5-7岁后续需要观察到7-10岁。在统计了大量的治疗报告得出结论,实行潘塞缇石膏疗法后仍有百分之30-百分之60的患者会出现症状反弹,百分之40的患者会存留畸形,且跟腱建构遭到不可逆的破坏。

  缺点:石膏固定太久、易肌肉萎缩、关节僵硬。石膏过紧造成皮肤坏死、压疮、肌肉萎缩。石膏过松、效果不好。石膏期打完、多数患者还要做皮跟腱切断术,跟腱切断会失去弹性、形成瘢痕挛缩、多数容易复发、复发者会加重畸形!畸形僵硬者、难治愈、复发率40%--80%、成功率50%

  伊利扎罗夫技术:伊利扎罗夫技术主要是针对四个月以上患者,手术大致步骤也可分为三步,第一步进行软组织手术,第二部进行骨性手术(严重破坏人体生理结构、违背人体正常生物力学和生长规律,导致畸形残留,关节僵死、疼痛难忍,行走困难,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),第三步进行体外固定。

  同时骨性手术会造成:足正常结构破坏,导致足发育停滞、 变短、骨粘连、关节僵死、骨坏死疼痛等远期并发症、长期随访发现足关节运动受限或丧失,行走时足的弹性下降,踝关节应力集中、绝大多数患者继发相邻关节早期退行性关节炎

  无论是采用哪种手术方法,都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损害,影响足部的正常功能,更有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出现踝摇杆失去作用,无法行走。目前除一线城市北京、上海极少数三甲医院设有矫形科,二线省会城市三甲医院设立矫形科、足踝科的寥寥无几,目前国内治疗足畸形水平仍然停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。建议想要进行手术的朋友三思而后行,避免造成遗憾!

  温馨提示:足部结构错综复杂,肌腱韧带肌肉骨骼,筋骨相连骨筋相依,层层相叠交错相连,互融互辅负重行走,实施功能奥妙奇特,完整一体勿能破毁。


京ICP备18041478号-1